用ADDIE模型看产品经理如何做交互设计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default-img.jpg

《产品经理的基本功:如何学会交互设计?》一文中我们曾经大而全的讲述了一款产品的交互设计如何做?从定义到流程都跟大家普及了一番,今天我们较为详尽的说明一下交互设计到底应该怎么做,有哪些套路和方法可以做参考?

大多数设计的方法模型都具有类似的成分,小Q研究教育这么久,其实从很多教学原理和基础知识中能看到产品汪在平时工作中能借鉴的套路。大量的教学模式中,最贴近交互设计的大概就是ADDIE模型了。

default-img.jpg

(图来自《教学设计原理  (第五版)》)

如上图,ADDIE 分别表示 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

  1. 分析:首先确定需要,既要借用教学来解决问题,然后进行教学分析以确定教程的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方面的目的。
  2. 设计:把教程的目的转换成变现性的结果与主要的教学目标,同时确定所涵盖的教学主题或者单元以及每个主题、单元的授课时间。
  3. 开发:确定学习活动与材料类型,在目的受众中进行材料与活动的试用。
  4. 实施:购买材料以便为教师和学生采用,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与支持。
  5. 评价:实施学生评价计划、教学评价计划、教程维护与修改计划。

认知用户、定义设计的过程总是千头万绪的,各个流程之间也是交叉进行的。类比ADDIE教学设计模型,小Q发现交互设计也可以用类似的5步实现,它们分别是,如下图所示:

default-img.jpg

认识产品所要解决的问题

交互设计的第一步:「找到用户」

(对应ADDIE教学设计模型的「分析」)

找到用户的核心工作就是聚焦在了解用户是谁、他们如何使用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这样使用产品?

不论是对成熟产品还是初创产品都一样,就是定义这个设计到底要解决用户的什么问题,然后完成细致的用户分析和需求分析,这阶段多是思考目标用户画像以及为什么有这些需求?需求的应用场景等,梳理出来目标用户的特征、用户场景以及用户的主要任务等。

交互设计的初衷就是解决用户的问题。不论设计什么产品,能够被用户认可的途径只有这个产品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对于可爱的产品汪们,平时设计中,可以多练习反问自己如下问题,慢慢找到一种舒适的交互设计方法:

  1. 这个产品的目标用户是?他们的需求是?
  2. 这个产品(功能)的产品和业务逻辑是?出发点是什么?目标是什么?用户需求场景是什么?
  3. 我的设计方案(功能分组、使用流程、文案、手势、动效等)用户可以理解吗?符合他们的心智模型吗?好用吗?易用吗?

提供解决产品问题的方案

交互设计的第二步,「完成建模」。(对应ADDIE教学设计模型的「设计」,「开发」,「实施」)

这个阶段的核心工作即:产品交互思考和设计,包括用户地图、信息结构、框架图、页面流程图、页面交互稿、细节交互等。画原型、画原型、当然还是画原型。通过原型可以更好和更广泛地检验方案。原型设计有很多工具,最基础和原始的莫过于纸面原型,简单的纸面原型,甚至在头脑中想象的原型都可以帮助团队进行方案推敲;如果需要了解团队甚至用户对不同方案的反馈,那就需要相对高精度的原型,电子稿或者可使用的原型;如果只是讨论那个方案更优,只需要将相关流程原型化即可讨论;如果需要考虑方案的可行性等问题,就必须将所有的流程都转化成原型来讨论;

关注定义用户活动的具体行为和问题,定义设计目标也常常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利用不同方式的进行建模,头脑风暴,流程图,到原型图,所有的设计方法在这个阶段都可以用。然后通过原型工具和专家经验进行方案设计和精化。

确定概念方案后,就可以进行具体的交互设计,具体的交互设计产出物如下,中间可能有多次评审和反复讨论修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方案不断完善:

  1. 详细功能框架图/功能列表
  2. 交互逻辑流程图
  3. 交互说明文档,包含所有状态的交互页面,和交互说明、交互规范。

如下图所示,这是一份比较完整的某模块的交互设计图,通过流程的指示和说明,就能比较清晰的设计出一个交互逻辑:

default-img.jpg

当然,整个设计的过程中,产品经理需要有一个基本功:「定期总结」,这个交互适合什么,这个汉堡结构怎么用,有什么利弊,那个动效简单而好用,这个界面布局很好,适合什么产品……

检验该解决方案的正确性

交互设计的第三步,「验证模型」。(对应ADDIE教学设计模型的「分析」)

借助测试用户来观察确认方案对用户活动的最终影响是否达到期望的设计目标。产品经理做产品设计(包括交互设计),需要进行产品经理内部的走查,可以针对用户进行可用性测试,A/Btest,5秒测试等。目的在于发现用户在使用产品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获取用户对设计的反馈信息。其测试和评估结果将作为为设计修改的数据支撑。多说一句,多做可用性测试,让同事和用户参与到你的交互设计中来,这是验证交互方案是否有效的试金石。

走查完后,继续完善设计,快速迭代。实际过程中往往并不是这么顺利,每一个设计都可能和产品,运营,业务,视觉,开发进行沟通,沟通修改,再沟通,反复的打磨直到最舒适的体验。总是要摸爬滚打一段时间,妥协过几次,PK过几次,内伤过几回,同时不断积累脑子里的模式库,慢慢建立一些标准和规则来,路子才能慢慢走顺更多。

小Q来总结

交互设计其实恰好是贯穿了分析和实施阶段的桥梁,交互设计无限的接近真实用户场景,寻找更加合理设计的答案,可以为产品的更好体验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撑。就如教学和学习过程一样,没有一门学科的大纲是一成不变,没有一名老师的授课方式是千年如一日的,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就如产品经理做交互设计一样,交互设计的综合性很强,里面可以遇到的问题太多太多,交互设计也是借由产品与用户进行持续性的对话来创造产品的使用体验。所以,想要做好交互设计,就必须把它当做一门科学,仔细研究认真品味。

 

作者:Mandy权,微信公众号:PMandyQ,一名快乐的产品经理!

本文由 @Mandy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赞赏 3人打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其他

浅谈产品拆解的五宗罪:你可能拆的是假的产品

2017-3-1 8:00:00

其他

当产品跟不上运营需求时,产品经理该怎么办?

2017-3-3 8:00: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